2025年U16女篮亚洲杯小组赛上演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对决,中国女篮与老对手日本队狭路相逢。尽管最终比分定格在57比78,但这场失利背后既有令人振奋的新星表现锦鲤配资,也折射出球队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。
比赛开局阶段,年轻的中国姑娘们展现出不俗状态。身高1米92的中锋孙晗韵在内线频频得手,她灵活的脚步配合精准的小勾手,首节便4投3中贡献6分。替补登场的锋线球员孟家艺同样表现亮眼,几次犀利的突破上篮同样拿下6分。作为球队核心的李沅珊虽然遭遇日本队"BOX-1"战术的重点盯防锦鲤配资,仍凭借出色的造犯规能力4罚全中。三人的出色发挥帮助中国队以18比14领先结束首节,而日本队外线手感冰凉,三分球8投仅1中。
转折点出现在第二节中段。日本队突然提升比赛节奏,身高仅1米68的控卫竹内美也连续命中三记中距离跳投,瞬间打停中国队。此后中国姑娘们明显陷入慌乱,进攻端频繁出现单打独斗的场面,战术配合完全脱节。单节7次失误让球队付出代价,半场结束时反而落后3分。易边再战,日本队双后卫组合竹内美也和细泽幸生彻底打开,两人默契的挡拆配合屡屡撕破防线。反观中国队,除了李沅珊在底角命中关键三分并造成加罚外,其他球员的进攻选择都显得过于简单。三节战罢,虽然李沅珊个人得分来到16分,但球队落后分差已扩大到两位数。
展开剩余36%末节比赛,体能问题成为压垮中国队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核心李沅珊已经苦战31分钟,比队友平均多打10-15分钟,比日本队核心还多7分钟。疲惫之下,她的防守脚步明显迟缓,几次关键的追身三分也偏出篮筐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当球权分配到其他队员手中时,终结能力的欠缺让多次进攻无功而返。比赛最后阶段,日本队甚至没有换下主力,最终以21分优势带走胜利。
虽然遭遇失利,但17岁的李沅珊继续闪耀赛场。继首战对阵新西兰狂轰38分(其中三分球12中8)后,本场她又拿下全队最高的20分。两战狂砍58分的惊艳表现,让不少球迷在她身上看到了当年李梦的影子。不过比赛也暴露出中国队的明显短板:后场球员功能单一锦鲤配资,缺乏日本后卫的组织能力和比赛阅读能力;轮换阵容深度不足,过度依赖核心球员。值得期待的是,这支年轻队伍平均年龄仅15.6岁,若能围绕李沅珊打造更合理的战术体系,同时提升整体实力,未来在国际赛场定能大有作为。
发布于:江西省熊猫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